為了找尋未來在香港居住的所在,經由好朋友的介紹在香港當地找到了一位親切能說國語的仲介Karen小姐,由她帶我們開始了一連串的看房之旅。
(圖片來源:http://mtr.hk365day.com)
因為熊熊工作地點在港島的灣仔,所以我們首選條件希望能將居住地點同樣選擇港島,日後上班乘坐地鐵不需要轉車。目前在香港島的地鐵線為港島綫(Island Line),連接香港島中西區上環的上環站與東區柴灣的柴灣站之間。
在Karen與我們分析港島線沿線的居住地方之後,
灣仔西邊的上環、中環及金鐘:要嘛就是主要物件都是500呎以下,要嘛就是超過1000呎的大戶人家,較少我們目標鎖定600、700呎左右大小的物件。
灣仔東邊的銅鑼灣、天后、砲台山:坪數大的多為老房子,同時人口稠密,沒辦法提供我們期待的安靜下班環境,之前同事多居住於此的北角則是住宅分為安靜的山上、大馬路邊以及靠海,山上的住宅安靜空氣清新,不過除了地鐵站後,要嘛就是自己徒步上山練腳力,不然就得轉乘小巴上山,想到未來下班如果累都累死,哪還有體力跟時間,回家說不定變成一天最討厭的事情。而大馬路邊鄰近地鐵站,不過相對吵雜,而海邊的住宅有一大型建案 - 城市花園,不過據說即將進行為期一年的外牆更新工程,想到日後一年不能開窗,白天又得忍受工程噪音,還是放棄了。
鰂魚涌:則是因為為殯儀館所在地,既然事先知道了,當然能避則避。
於是在港島,Karen首先建議我們先從之後的太古以及西灣河兩站的建案看起。第一站來到了西灣河站,位於香港島的東區,西灣河的名稱得名自附近的柴灣,因為當時柴灣又稱「西灣」,因此西灣河一帶的溪流便得名「西灣河」。但這條溪流已經隨着城市發展而消失,位置已不可考。
從西灣河站的出口走出地面後,感覺彷彿來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沒有港島西邊的喧鬧及眾多人群,映入眼簾的是大型的公園,熊熊與我的第一印象都非常喜歡這裡,每天在高度擁擠的商業區上班,閒暇時間能擁有寧靜的個人空間該是多麼美好。這個大型的公園名叫愛秩序灣公園,正式啟用於2011年4月11日,從籌劃至興建完成,達10多年之久,斥資1億3千多萬元。公園的前身的一部份為愛秩序灣巴士總站,該總站在2006年6月停用,其中部分巴士路線遷至西灣河(嘉亨灣)公車站。
而今天總共要看三個建案,依照距離西灣河地鐵站的距離依序為逸濤灣、嘉亨灣以及鯉景灣(相關位置請參照下圖)。
逸濤灣(Les Saisons)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開發商:太古地產、中華汽車有限公司及新鴻基地產。
完工日期:2001年10月
建案介紹:本建案共有4棟, 以春、夏、秋、冬來名命,分別為春瑤軒(3~56樓)、夏池軒(3~53樓)、秋盈軒(3~51樓)及冬和軒(3~49樓),共提供864戶,標準單位面積由739呎至1137呎,主要分為面海以及面公園,其他大面積的戶數主臥房更是擁有弧形落地玻璃, 讓住戶可以坐擁高層及眺望鯉魚門海岸景觀。
(圖片來源:TalkHomes.com)
公共設施:位於二樓平台,設施包括平台花園、室外泳池(暢泳池、25米泳池、兒童戲水池)室內及室外兒童遊樂場、健身室、多用途活動室、桌球室、韻律室、乒乓球室、遊戲室、音樂室、閱讀室、桑拿浴室及高爾夫球練習室及高爾夫推桿場。
當天我們只看了春瑤軒高層的A室(建築面積:739呎,實用面積:551呎),內部為兩房一衛,面向公園,月租金為港幣23000元。第一次來到40多層的高度向下俯瞰愛秩序灣公園,整個視野好極了,整個單位相當方正,房間內部也相當乾淨明亮,最重要是雖然只有15坪左右,卻沒有想像中狹小,著實讓我們對日後的香港居住環境放心了不少,可惜這裏最大的缺點是並沒有陽台,若要曬衣服只能利用客廳靠窗的平台上,感覺很不方便。
(圖片來源:http://www.hohojo.com/)
不過 Karen帶我們參觀房子的第一間就有如此高的品質,加上內部並沒有當初在台灣所想像的那麼狹小,總算對未來的香港生活增加了那麼些許的信心。
選擇住在這的理由:
- 生活機能佳(附近就有傳統市場及超級市場)
選擇不住在這的理由:
- 沒有陽台
地點:★★★☆☆
交通便利性:★★★★☆(距離地鐵約8分鐘,附近也有巴士轉運站)
生活機能:★★★★☆(附近就有超級市場及傳統市場)
公共設施:★★★☆☆
內部管理:★★★☆☆
整體:★★★☆☆
嘉亨灣(Grand Promenade)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開發商:恆基兆業地產代理有限公司。
完工日期:2006年1月
建案介紹:由5幢樓高63至65層的住宅大廈組成,1座樓高63層、2座樓高65層、3座樓高65層、5座樓高65層、6座樓高63層,高達219,其中沒有4座及沒有L4, 14, 24, 34, 40, 44, 54, 64層。
(圖片來源:TalkHomes.com)
公共設施:設有13萬平方呎會所及休閒設施,包括豪華住客會所、園林式花園平台及空中花園,25米室外全天候泳池、豪華海景宴會廳、健身室、美容室、桑拿浴室、蒸氣浴室、商務中心及飲食設施,設施多達70餘項。
嘉亨灣的建造方式類似於台北的京站,是與巴士總站共構,所有的住戶必須先利用電梯上到六樓的社區入口,從搭上電梯到達六樓社區入口,接待人員的穿著以及裝潢,第一個感覺就像來到了高級的俱樂部,走進社區入口後,整個六樓的平台就像是座公園,嘉亨灣緊鄰著海岸,所以陣陣吹來的海風讓人感覺舒服不已,完全忘記參觀這時間正值酷夏,對於社區住戶來說,共有兩道門禁,除了社區入口外,到達每棟大樓前,還有第二道門禁,嚴密的管理增加了對住戶的安全保障。
我們在嘉亨灣總共參觀了超過10組以上的物件,看的房間分別為三房兩衛(實用面積:673呎)以及三房兩衛再加上保母房(實用面積:749呎),這兩種房型基本上都會面海,差別在於所面對的方向為東北方的鯉魚門海岸或是西北方的遠眺維多利亞海港(胖猴子本身是比較偏好維多利亞海港的海景),兩種房型的租金大約為港幣30000元及港幣34000元左右。
說到嘉亨灣的優點,嘉 亨灣的房型在客廳都有一個大的陽台,可以提供住戶曬衣服,對於陽台有需求的我們當然看到後滿心歡喜。嘉亨灣也有各式各樣的公共設施,不論是男生需要的健身 房,女生的SPA,甚至連小朋友都有專屬遊樂室或是運動場,加上保齡球道,真是超級完善而且維持良好,用戶使用並非免費,而是仍需支付較便宜的使用費。此 外,在嘉亨灣是我們第一次看到房子裡面還有特別規劃給予保母個人的房間,另外還有專屬的衛浴,房間的位置在廚房入口的另外一邊,這樣的安排主要是讓彼此都能有獨立的生活,不會彼此打攪,當然立意甚好,只是在租金方便就得每個月多花港幣4000元左右(約台幣16000元)。
當然說完優點,再來要說說缺點的部分,嘉亨灣的公設比很高,從走進每戶的房門後,就被迷你的餐廳及客廳所嚇到,特別是當客廳以及放置沙發及家具之後,活動空間更顯狹窄,餐桌一定得靠牆放置以節省寶貴的空間。
雖然稱為三房,不過每個房間都很迷你,主臥房僅能放下雙人床再加上一張書桌或梳妝台,許多住戶甚至選擇將三房重新打通改為兩房,以求主臥房可以擁有衣櫃。
其他兩間房間則更是差不多只能擺放一張單人床就差不多了。
選擇住在這的理由:
- 公共設施完善
- 超美麗海景
選擇不住在這的理由:
- 室內空間太小
地點:★★★☆☆
交通便利性:★★★★☆(距離地鐵約10分鐘,社區一樓就是巴士轉運站)
生活機能:★★★★☆(附近就有超級市場及傳統市場)
公共設施:★★★★☆(相當周全,可惜多數仍須付費)
內部管理:★★★★☆
整體:★★★★☆
鯉景灣( Lei King Wan)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開發商:太古地產
完工日期:1988年
建案介紹:鯉景灣工程分為四期,分別第一期(觀字閣),第二期(逸字閣),第三期(怡字閣)及第四期(安字閣),合計17座住宅。
(圖片來源:TalkHomes.com)
公共設施:無。
參觀完嘉亨灣後,過了一條馬路就是鯉景灣,這個社區看起來就很類似台灣的國宅,大約20層樓,老老舊舊的,一樓入口低於一般路面,所以類似走下地下室,沒有門禁系統,只有一位管理員坐在門口的櫃台用口頭詢問,看著等待電梯的地方昏暗的燈光,相較於剛才光鮮亮麗的嘉亨灣,我跟熊熊幾乎是只差沒有奪門而出,上到樓上,每戶的大門都類似台灣的鐵門,不過唯獨我們要看的那間竟然還有門中門,平常只使用一個人剛好能走過寬度的小門,天哪!!! 實在是連走進去看房子的勇氣都快消磨殆盡了。
不過走進去後倒是令人開心不少,相較於之前的兩個建案,鯉景灣的房子內部倒是大多了,雖然一樣是700多呎,不過感覺好像有將近30坪的內部。雖然樓層高度不高,不過眼前所見就是海,可惜與嘉亨灣相比,壯闊度相差了很多,而房子內部很多部分都明顯看得出歲月的痕跡,整個廚房以及廁所都老舊到似乎沒有全部打掉重做,真的是沒有辦法在這住下去,雖然內部居住空間實用,但我們還是直接跟他say no了!!!
選擇住在這的理由:
- 內部空間大
選擇不住在這的理由:
- 過於老舊
- 沒有公共設施
地點:★★★☆☆
交通便利性:★★☆☆☆(距離地鐵約10分鐘,社區一樓就是巴士轉運站)
生活機能:★★★☆☆(附近就有超級市場及傳統市場)
公共設施:★☆☆☆☆(相當周全,可惜多數仍須付費)
內部管理:★☆☆☆☆
整體:★★☆☆☆